有这样一种犯罪分子随机打电话,冒充受害者近亲的虚构事实,向受害者索要钱。虽然这种手段很差,很容易被识破,但一些老年人不可避免地会被欺骗最近,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了这样一起案件。我们请法官提醒老年人擦亮眼睛,防止网络诈骗。2020年7月16日,被告张随机拨打电话,冒充受害者郭(女,70岁)之子以伤害他人为由向郭要钱。郭没有核实,信以为真,按照张的指示汇款5800元。同月29日上午8点左右,张打电话冒充受害者王(男,71岁)之子以事故伤害他人为由,要求王转账。王也没有核实,信以为真,向张提供的银行卡汇款1.5万元。王被骗后报案,张某某被公安机关逮捕。此外,2021年3月30日,张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河南省夏邑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张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假事实的方式,通过电话欺诈手段,骗取他人的钱,金额较大,其行为构成欺诈罪。张某在执行刑罚后发现犯罪遗漏,多次欺诈,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主要作用,是主要犯罪分子,有从重处罚情节。因此,张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罚款5000元;非法收入14200元,追回并上缴国库。被告张拒绝接受一审判决,提出上诉,要求缓刑。商丘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5月10日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 **崔召选:商丘中院刑一庭员额法官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猖獗,已进入”全民反诈”时间。就本案而言,被告随机拨打电话选择犯罪对象,冒充受害人近亲获得信任,虚构交通事故或伤害他人,欺骗受害人的钱,犯罪方法单一,手段差。那么,为什么还有受害者被欺骗了呢?法官在这里提醒群众:一是加强反欺诈知识的学习,提高防止电信网络欺诈的意识和能力。目前,电信网络欺诈源源不断地涌现,犯罪手段多样化,不能面对狡猾的欺诈者,更不用说盲目相信,而应该仔细筛选,区分真实性。”全民反诈”APP比较成熟,APP设置反欺诈宣传、预警提示、线索提供、指尖报告、风险提示、安全监控等功能模板,特别是安全监控模板,具有识别和拦截欺诈电话的功能,广大群众应积极下载和认真学习。中青年应始终提醒周围的老年人,帮助他们提高防止欺诈的意识。第二,一旦发现有欺诈嫌疑,应立即告知成年家庭成员或其他亲友,寻求帮助,或向公安机关报告。正是由于缺乏上述意识,受害者被欺骗了。第三,天网恢复了,疏忽了。警告那些罪犯,利用法律漏洞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欺诈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目前,电信网络欺诈的发生率较高,是打击的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电信网络欺诈治理的意见》和《电信网络欺诈意见》对电信网络欺诈的有关规定较为详细,强迫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欺诈的违法犯罪。在本案中,被告张某对老年人实施欺诈,多次欺诈,主观恶性,最终被判处实际刑罚,突出法律权威,然后维护社会稳定。资料来源: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声明:转载本文是为了传达更多信息。如果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谢谢。电子邮件地址:newmedia@xxcb.cn
赶紧提醒爸妈接到这样电话一定要慎重!_【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