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王心凌翻红的真相,就看懂了娱乐圈衰落的本质_【快资讯】
17Cats Lv11

我们的文娱行业面临的是系统性的全盘崩坏。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C实验室(ID:InsightPlusClub),作者:IC实验室,原文标题:《看懂王心凌翻红背后的真相,就看懂了中国娱乐圈衰落的本质》,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现在的娱乐圈啊,我是真看不懂。一边是《乘风破浪第三季》王心凌出场引发90后大叔们的青春回忆杀。

另一边,《声生不息》一首首粤语老歌让人老泪纵横;还有一个虽不在微博,却总热搜不断的周杰伦。

图片模式

截图

以至于我时常有种吊诡的错觉,看这周遭的现实,仿佛世界末日,只想说一句,”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又仿佛时间停滞,我听的是十几年前的歌,看的是十几年前的剧,然后和十几年的老友一起怼天怼地。

此情此景,我只能仰天长叹, 2022 年的内地娱乐圈,没有娱乐业,只有考古业。

这一期内容,我想和大家来聊聊当下娱乐圈的这一波考古热潮。

01

“考古”这个词也算是互联网时代又一个被挪用语义的造词典范。

最早的网络考古主要流行于饭圈,指的是很多粉丝不满足于只在营业期看到自家爱豆,所以就去不断挖掘关于他们的所有物料的种种行为。

慢慢的,这种行为扩散到了整个文娱行业,尤其是当下,考古已不仅仅是网友们的快乐源泉,也是内容生产者的流量密码。

比如这次中年男粉集体跳王心凌的成名曲《爱你》,不可否认一开始或许有她的粉丝,但后来显然陷入了一种跟风的状态。

当中年男人跳《爱你》成为一个梗之后,跟拍、解构和重塑就成了顺理成章的发展路径。

这就有点像当年《前任3》上映后,一堆人拍摄坐在电影院嚎啕大哭甚至要被人抬走的盛况。

图片模式

而王心凌在这个节目中的引流作用,就如同之前的张含韵、金莎等人一样。

其实,从这个逻辑来看,像孙燕姿、蔡依林、S.H.E……这些在我上学时很火的女歌手都是极其符合节目调性的人选。

这也是为什么每一次《浪姐》开播前,总会先有各种网传名单流出。

这其中的每一个名字,在情怀面前可能都已明码标价,而节目组就是想借此赚取第一波流量。

图片模式

开播前网传名单

同样的,湖南台最近在播的另一档综艺《声生不息》,从片头的访谈环节,到嘉宾人选,再到所选歌曲,主打的都是浓浓的怀旧风。

图片模式

尤其在每一期结尾都会来一次大合唱,从《海阔天空》到《世间始终你好》,分分钟将情怀值拉满。

不管你是70、80,还是90后,这些人,这些歌,总有一款是你记忆中的声音。

图片模式

自综艺火爆以来,这些节目本身就成了许多过去明星的翻红平台。

本来这些情怀点更像是主菜里的味精,观众是想从好的综艺内容里偶尔获得一点情怀的感动。

但现在这些节目制作人发现,既然味精这么好用,还要菜干嘛呢对吧。干脆把核心卖点就放在了情怀上。

何况早期的艺人又便宜又敬业又放得开,还会有不少人愿意买单。毕竟对于许多观众来说,追的也不是综艺本身,而是自己的青春。

02

综 艺被考古的另一边,则是歌坛的被考古。

此前王心凌在《浪姐3》的直拍视频以断层的播放量遥遥领先,紧接着在QQ音乐,以一己之力一度包揽前十榜单。

图片模式

甚至有网友评论,网易云之所以没有被王心凌屠榜,是因为还没有太多她的歌曲版权。

扎心了不是。

这样的播放盛况,之前是”数据很差”周杰伦、以及”冷门歌手”孙燕姿等等。说来说去都是这些个名字轮流着换,也难怪我们要恍惚现在到底是在2022年,还是在2002年。

如果说综艺节目尚且能以邀请一些旧时嘉宾,制造一些新鲜噱头,靠着情怀来赚一笔快钱,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如今的华语乐坛则是彻底的废了。

诚然,有关”华语乐坛已死”的论调,大概已经讨论了十来年了。尤其是在每一年的年终总结,或是新一年的未来展望之时,随着各种榜单发布,大家看着上面那些陌生的歌曲,总会一次又一次地感慨。

图片模式

我之前在华语乐坛衰落史这一期中就提到过,严格意义来讲,内地并没有独立的唱片工业。

从上世纪90年代借鉴着港台模式开始造星以来,内地的歌坛虽然也曾输送了一些优质歌手,但其实一直都经受着盗版冲击,后来更是迎面撞上了互联网大潮,发展一年不如一年。

而港台唱片市场,同样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重心的迁移而逐年衰落,整个华语乐坛十几年来面临的是全面的衰退。

直到现在,新生代的歌手哪怕顺利出道了,但连专门留给他们打歌的舞台都所剩无几。

就像之前办得如火如荼的选秀综艺,一批又一批爱豆卯足了劲争夺出道位,但在这之后,并没有一套成熟的唱片工业体系去支撑。

这些爱豆要么昙花一现,要么运气好点,人气高一点的,可能去演戏,去上综艺,或者去直播卖货。

图片模式

说 句实话,现在即便有歌手,都会自动被划入网红或者明星的范畴。唱片业已经成为文娱行业的附庸。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幕后的创作者们更无立足之地。于是,整个行业只会有越来越多浑水摸鱼的人。

所 谓的创作,更多的是抄袭,所谓的新歌,早已沦为短视频的bgm。

没有新人可捧,没有新歌可听,但大众依然有听歌的需求。所以,大家也只能去听自己喜欢听的老歌。

而为了迎合大众,尤其是发现了老歌价值的线上音乐平台,一边掏钱买版权,一边给老歌各种推荐位和流量,共同助推华语乐坛的这股复古潮。

此外,各类线上演唱会,从崔健、周杰伦、罗大佑,到孙燕姿,最近是接连推出,而且效果都不错。

图片模式

我相信,尝到这波甜头的各大平台们,一定会在未来的日子里陆续把以前的歌手们一个个都邀请出山。

大家最想听到谁的歌,也可以发在评论里。呼声高的,说不定就被金主爸爸看到了。

03

如果说,以上提到的综艺和音乐行业,考古是一种显学的话,那么影视行业的考古相对来说是一种隐性行为。

或者说,如今的影视行业是完完全全地把炒冷饭,卖情怀,融入到了整条创作产业链之中。

大家应该也能感觉到,现在不管是电影还是剧,IP都是这些项目最重要的卖点之一。而每一个大IP背后,都有着数以万计的粉丝支持,这些都是日后流量变现的基础。

影视行业从业者肯定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争夺IP,甚至制造IP。

而当所有人都把心思花在了打造IP之上,忽略了其他同样重要的环节,必然会本末倒置,导致这些作品的质量不可恭维。

而这一套操作模式,具备一定的可复制性。也正因此,很多影视剧往往拍摄一部不够,后面还得有续集,续集,再续集。

当然,我必须公正地说一句,在剧本过关的基础上,想要拍摄续集也无可厚非,甚至,这对于观众,对于市场来说,是双赢的事。

但很明显,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续集,都只是因为第一部有了热度,然后趁胜追击的狗尾续貂之作,也是滥用情怀之作。

除此之外,各种翻拍依然盛行。比如金庸剧,就算外界再怎么唱衰武侠,都不妨碍金庸剧一部又一部的翻拍;另一边,像《仙剑奇侠传》《上错花轿嫁对郎》这些我们90后的童年回忆也都在启动翻拍程序。

图片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最近这几年,哪怕是新的下饭剧,或是可供消遣的娱乐片都越来越少。也正因此,大家只能找出各种老片子、各种老剧翻来覆去地看。

去年,”谷雨数据”根据知乎问题:”有什么电视剧是你刷了很多遍的?”下的14593个回答,分析出了网友重刷次数众多的电视剧,其中《甄嬛传》《武林外传》《琅琊榜》位列前三,《西游记》《亮剑》《父母爱情》等其他老剧紧随其后,可见一斑。

图片模式

重刷老剧的热潮,带动了无数的二创行为,而这些二创,在无形中也给影视剪辑号带来了流量,形成了另一条内容生产链。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甄嬛传》衍生的”甄学”就是其中的代表。

可以想见,在经典IP依然有价值,在老电影、老剧依然有市场的情况下,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做重复的内容产出,去依靠情怀来制作影视剧。

其实按照正常的逻辑,在当下我们拥有足够丰富的物质条件,必然能生产出比以往更多的内容精品,但显然,事实恰恰相反。

虽然从数据上来看,我们的文娱行业似乎正处在繁荣的上升期。以音乐行业为例,根据去年腾讯音乐发布的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在过去一年里,华语乐坛每27秒就诞生了一首新歌,新歌年度产量首次破百万首。

图片模式

而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的音乐人数量也都超过了六位数。

看完报告的我,只能掐一把大腿,以确认自己是不是生活在平行时空。如果一切皆如数据所言,那就不会有王心凌的翻红,不会有周杰伦线上演唱会近1亿人次的观看。

同样的,我们虽然也有一年几百部的网剧上新,几十档的综艺节目播出,但真正能让大家记住的又能有多少呢?

04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文娱行业面临的是系统性的全盘崩坏,这自然也不是这一两年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

这其中既有历史性的原因,比如在八十年代,我们国内的内容创作者,不管你是拍戏的,还是唱歌的,并不需要去考虑收视,考虑市场,只需要专心创作,从而保证了更纯粹的内容艺术。

或许正是因为来钱太快,不管是影视行业,还是唱片工业,在还没来得及真正形成一套足够成熟的体系之前,就在市场面前折了腰。

尤其是2010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大规模进入到文娱行业,到2014年,形成了一套以数据为标准,以流量为根本的评判体系。

在此之下,出现了一群投机取巧的从业者,鱼龙混杂之下,歌手全开麦成了实力的象征,演员用原声就被夸上了天。

这就像是刘德华早前在接受鲁豫采访时的困惑:”所以,连准时、记台词都是优点?”

图片模式

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古早的艺人能翻红,为什么多年的老剧会耐看。

就拿王心凌来说,她的业务能力,放在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并不处于第一梯队,但比起当下的很多爱豆们,那就是绰绰有余。

图片模式

《浪姐》截图

还有此前一档纯粹为了填补空缺的综艺,邀请了07届的过气快男们,结果却获得了意外的综艺效果。

我特地去看了那几期节目,还别说,这几个人在一起的喜剧效果比那些时常出现的综艺咖们实在好太多。

图片模式

新 不如旧。也难怪,比起看无聊的新人们在屏幕前尬演,大家更愿意去网络世界里考古。

毕竟,微博需要热搜,短视频需要流量,观众需要娱乐,我需要写作素材,大家都赢麻了。

只不过如果未来20年,我们都还依靠世纪初的作品去活着,那么内娱的尽头是考古,算不算是一种悲哀呢?

或许伟大的哲学家*刘已经给出答案了:emmm…怎么不算呢?

图片模式

视频截图

参考资料:

《互联网陷入全民”考古”狂欢,是一件好事吗?》,文化产业评论

《这届娱乐圈,靠”考古”活》,燃财经

《十年前的国产神剧,到底被重刷了多少遍》,谷雨数据

《2021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C实验室(ID:InsightPlusClub),作者:IC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