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近日发布7月份外贸数据,整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进出口连续14个月保持月度正增长。然而,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对外贸易和进口贸易总额同比下降,对外贸易顺差同比下降。由于缺乏美中贸易,进口逐月下降是今年月度外贸数据之一;第一次出现("e;);。那么,从公布的具体外贸数据来看,下降态势是不规则的偶然振荡,还是趋势拐点,是关注和分析的焦点。7月份,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2万亿元,同比增长8.1%,环比增长0.1%;进口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1%,环比下降1.9%;贸易顺差3626.7亿元,同比下降15.3%。显然,对外贸易总额和进口贸易额均出现了月度负增长。外贸总额负增长主要是进口逐月下降所致。进口贸易的下降与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农产品进口略有放缓等短期调整因素有很大关系。从外贸数据中反映的增长特征来看,趋势变化的可能性很小。一是加工贸易比重下降,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增速加快。前7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7.6%,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3.7%。显然,一般贸易的增长率高于加工贸易的增长率,这反映了对外贸易附加值和质量的提高。二是对东盟、欧盟、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高速增长。一-7月,与东盟贸易增长24.6%,与欧盟贸易增长23.4%,与美国贸易增长28.9%,与日本贸易增长12.6%;“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25.5%。可以看出,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没有下降趋势。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一带一路”;随着国民贸易的持续增长,对外贸易的增长潜力不会下降。第三,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比重不断上升。一-7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31%,占中国外贸总额的47.9%,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一方面,民营企业份额的增加反映了一般贸易的增加,也带来了更高的贸易附加值,贸易的活力和潜力进一步增强。第四,新的贸易形式和模式发展迅速。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模式继续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成为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动力。总的来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特点,从外贸增长的基期效应来看,都体现了外贸质量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和贸易结构的优化。去年同期,疫情发生后,外贸进出口出现反弹增长。特别是2020年下半年后,外贸的激增、防疫材料的出口以及外需增长带来的上半年进出口积压的推迟,带动了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去年基期的高水平数据将导致下半年外贸数据同比增速下降。由此产生的数据变化不能反映外贸进出口实际情况的变化。即使存在拐点,也只是名义上的拐点
可以得出结论,外贸形势在7月份没有逆转或好转,进口增长的环比下降只是短期振荡。同时,7月和8月是外贸的季节性淡季。一般来说,国外圣诞季的进出口高峰期要到9月份才会开始。此外,下半年,支撑中国外贸增长的动力强劲。一方面,国外疫情远未结束,对国外需求的依赖短期内不会下降。然而,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无限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世界经济在各国有着强劲的需求,加上对通胀预期的担忧。它将增加对有形商品或囤积商品的购买,而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另一方面,中国不断开放市场,发展区域贸易协定,加强经贸合作,将逐步释放政策红利,促进商品进出口贸易,同时价格上涨也将提振外贸进出口额
但由于基期效应,预计下半年外贸增速将放缓,数据可能出现波动。从长远来看,外贸增长速度的拐点可能从7月份开始,呈现出缓慢而稳定的下降趋势。然而,经济放缓伴随着外贸质量的提高、外贸转型升级以及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形成。长期外贸增长可能出现拐点有两个原因。从内部因素来看,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将促进对外贸易增加值的增加。传统对外贸易的增长将逐渐由数量转向质量,增长速度将逐渐下降。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内需和内部市场将逐步扩大,内需的驱动力将继续超过外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此外,构建以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内外双周期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的任务和目标,将不断增强内需的作用,提高外需的质量和水平,逐步形成内涵式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而对外贸易增长的追求将继续下降。
从外部因素来看,未来中美贸易竞争与博弈将伴随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外部环境与竞争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将继续造福世界,造福世界,成为各国产品的销售地和需求者,推动世界经济增长,逐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进口增速可能稳步提升。尽管对外贸易增速可能下降,但无论如何,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不断从高速向高质量转型升级(李振宁,中国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本文是中国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撰写的专栏《世界经济新格局》,以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21财经app
南财快评:振荡还是拐点,7月外贸数据形势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