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重庆鑫特汽车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召开新企业战略和产品发布会,以轻资产、新团队、新品牌重返市场
同时,公司宣布已完成涉及上海禾木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一轮融资,但具体融资金额尚未公布。根据企业信息,上海禾木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 6月。本公司由自然人独资,注册资本100万元完成新一轮融资,重庆新特汽车发布全新车型及企业战略
重庆新特汽车总经理胡军发布电动车品牌。据悉,重组后,新重庆新特汽车已从过去发生了变化。在人员方面,企业调查显示,2020年8月,新特汽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首先离职,曾任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奇瑞捷豹路虎营销与服务机构执行副总裁的胡军加盟,出任新董事兼首席执行官;2021,新特汽车进行了重组,打造了新的重庆新特汽车。今天,我们从头开始重建我们的新能源模型,成为一支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在新闻发布会上,现任董事总经理胡军强调了企业复兴的重要性完成新一轮融资,重庆新特汽车发布全新车型及企业战略
在战略方面,新特汽车正式推出新的商业模式– - -码头模式:
研发港:独立研发与联合研发齐头并进。重庆鑫特将掌握核心电子控制架构、自动驾驶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开发。在其他领域,将最大限度地利用成熟产业链中的优势资源,与技术领导者合作进行研发;可有效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实现产品快速迭代,应对市场快速变化
制造港:选择中国汽车制造业丰富的产能进行OEM生产;根据市场分布、区域销售比例和工厂产能情况灵活选择代理工厂,并以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质量;大大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带来了高质量、低成本的制造。2021年1月,重庆新特汽车宣布与中国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汽车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负责新产品的OEM
服务港:摒弃传统的高投入4S店模式,建立多元化的门店体系,规划四级门店,鼓励门槛较低、贴近用户生命周期的闪店、超市快速下沉;采取销售与服务分离的方式,在目标市场设立多元化的服务站,为用户带来便捷实用的售后服务,为未来更多的移动旅行服务奠定基础
用户端口:建立面向用户的品牌DTC模式,将社交平台的线上运营与线下体验有机结合,电子商务平台、品牌自建平台;建立CDP用户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实现全数字化营销和服务
完成新一轮融资,重庆新特汽车发布全新车型及企业战略
这也是重庆新特汽车轻资产运营的主要路线,即通过OEM模式,自主掌握核心技术、销售渠道和用户数据,简化资金需求最大的制造端,以减少未来的资金消耗
具体来说,新特汽车将主要负责新车型的设计,零部件开发、品牌营销、客户运营等方面;零部件采购、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由中国重汽牵头,但据此前媒体报道,新特汽车与中国重卡的合作不仅涉及整车的生产和研发,还包括企业运营、销售渠道、,b端市场推出在线汽车招呼市场等诸多方面
完成新一轮融资,重庆新特汽车发布全新车型及企业战略
除了运营模式的创新外,重庆新特汽车还创造了一个新品牌;电气室;,它旨在为年轻用户提供销售、体验和旅行服务。基于DTC(direct to customer)系统,将实现未来用户的共同创造、在线营销、实时服务等精准营销,覆盖用户从了解品牌、体验产品、成为所有者到重新购买 的全生命周期完成新一轮融资,重庆新特汽车发布全新车型及企业战略
目前,electric house app已经在Apple app store中发布,但尚未找到Android用户的下载方式。在应用预览中可以看到,电气之家的移动终端包括在线社区、通信和交友、周边商场和相关的车辆服务。但是,由于特定车辆没有登记和绑定,因此没有显示详细的操作和服务信息,仅显示遥控功能,如车辆解锁、空调和照明
完成新一轮融资,重庆新特汽车发布全新车型及企业战略
此外,本次发布会还正式发布了重庆新特汽车新产品"e;年轻的广晓欣;。新车定位为A0级纯电动汽车,提供;S400“;和报价("e);L400“;两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分别为5.98万元和6.58万元
据了解,该车配备了一台35千瓦(47马力)的电机和国轩高科技生产的三元锂电池组。NEDC的续航里程为402公里。它配备了标准的直流快速充电,可在36分钟内充电80%。还具备晓欣智能语音/ota在线升级/遥控功能
完成新一轮融资,重庆新特汽车发布全新车型及企业战略
重庆新特汽车认为,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呈现爆炸式增长,A0+A00级同比增长126%,微型/小型电动汽车增速最高。与此同时,下沉市场是一片蓝海。因此,新特汽车将目标核心用户定位为三四线城市的普通用户。 "E;新重庆新特汽车不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一家全系列智能纯电动旅行服务提供商。它是一支新兴力量,专注于性价比、轻质、灵活和数字化的研发。”;在新闻发布会结束时,胡军表达了新特汽车的未来展望。公司将专注于A0和A00纯电动市场,根据A0纯有轨电车类型计划推出满足不同场景的商用车,并尝试拓展纯电动旅行服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一书的作者,并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